C++学习之工具篇 二:VSCode C++环境配置(Ubuntu篇)

2024-03-19 6040阅读

C++学习之工具篇 二:VSCode C++环境配置(Ubuntu篇)

  • 1.VSCode简介
  • 2.VSCode 下载安装
    • 2.1 Snap Store安装方式
    • 2.2 官网下载方式
    • 3.编译环境配置
      • 3.1 安装gcc、 g++
      • 3.2 Cmake 安装(可选)
      • 4. VSCode 插件安装
      • 5. 工程创建
        • 5.1 创建工程文件
        • 5.2 json件配置

          1.VSCode简介

          VSCode是由微软推出的一款免费、开源且跨平台的代码编辑器,并具有以下亮点:

          1)支持的编程语言较为丰富,如Java、Python、Go、Ruby、C#、C/C++等,只要安装相应的扩展就能很好的完成开发环境的搭建;

          2)支持各大主流操作系统,包括Windows、Linux和Mac OS;

          3)具有丰富的扩展插件,可灵活扩展想要的功能;

          4)相对于IDE,足够的轻量化。

          2.VSCode 下载安装

          2.1 Snap Store安装方式

          进入UbuntuStore 即 Ubuntu自带的应用商店,搜索VSCODE,选择第一个蓝色的code,进入页面后,点击Install即可。

          C++学习之工具篇 二:VSCode C++环境配置(Ubuntu篇) 第1张

          C++学习之工具篇 二:VSCode C++环境配置(Ubuntu篇) 第2张

          2.2 官网下载方式

          在VSCode官网下载页选择对应版本进行下载。在终端中输入uname -a 查看系统架构,根据系统选择32位还是64位,大多数Ubuntu用户选择.deb 64bit 下载即可。

          C++学习之工具篇 二:VSCode C++环境配置(Ubuntu篇) 第3张

          进入Downloads文件夹,选择下载好的.deb包,右键选择使用SoftwareInstall打开,进入后点击Insatall 即可。

          C++学习之工具篇 二:VSCode C++环境配置(Ubuntu篇) 第4张

          3.编译环境配置

          3.1 安装gcc、 g++

          终端中依次输入:

          sudo apt update
          sudo apt install gcc
          sudo apt install g++
          

          安装结束后,可通过查看版本检查是否安装成功。

          gcc -v
          g++ -v
          

          后续项目实践中,会由于部分代码需要不同版本的gcc/g++编译器,所以可能涉及下载不同版本编译器,参考教程如下:

          linux下gcc、g++不同版本的安装和切换 https://blog.csdn.net/FontThrone/article/details/104279224

          3.2 Cmake 安装(可选)

          可见下方链接:

          Ubuntu 安装Cmake

          4. VSCode 插件安装

          打开VSCode,在扩展商店中搜索C++,选择第一个安装

          C++学习之工具篇 二:VSCode C++环境配置(Ubuntu篇) 第5张

          其他插件可根据后续使用需求安装,推荐:

          Cmake,CmakeTools,TodoTree,Docker,GitLens

          5. 工程创建

          5.1 创建工程文件

          新建一个文件夹,进入目录后,在终端输入 code .即可使用VSCode 打开工程文件夹

          也可以先打开VSCode 再选择打开工程文件夹

          新建hello.cpp,写入程序

          #include
          using namespace std;
           
          int main()
          {
              cout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人工智能系统AI生成,觅知网授权图片,PxHere摄影无版权图库和百度,360,搜狗等多加搜索引擎自动关键词搜索配图,如有侵权的图片,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邮箱:ciyunidc@ciyunshuju.com。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