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恒汇备案
3月22日,新恒汇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恒汇”)将在创业板首发上会。公开资料显示,新恒汇是一家集芯片封装材料的研发、生产、销售与封装测试服务于一体的集成电路企业,其主要业务包括智能卡业务、蚀刻引线框架业务以及物联网eSIM芯片封测业务。
新恒汇的实控人虞仁荣被称为“中国芯片首富”,曾在浪潮集团任职;董事长出身清华紫光系,曾任国产芯片龙头紫光国微总裁。尽管高层在业内声名显赫,但新恒汇面临的实际问题依然很多。
业绩下滑风险大
招股书数据显示,2019-2021年以及2022年1-6月份,新恒汇分别实现营业收入为 41380.22万元、38820.03 万元、54803.26万元和29118.24万元,营业利润分别为8206.88万元、4905.47万元10315.09万元和4016.73万元,2020年其营业利润较2019年度下滑40.23%。
主要产品平均售价下降是业绩下滑的主要原因之一。报告期各期,新恒汇主要产品柔性引线框架的平均销售单价分别为0.17元/颗、0.12元/颗、0.16元/颗和0.14元/颗,2020年该产品平均销售单价同比下滑29.41%。新恒汇认为,一方面受市场价格竞争的影响,另一方面产品结构变化,单价较高的双界面产品占比下降。此外,由于柔性引线框架是智能卡模块封装的关键材料,受柔性引线框架价格下降及市场竞争的影响,新恒汇的智能卡模块封装产品的平均单价也有所下降。
售价下降直接影响到毛利率。报告期各期,新恒汇智能卡模块业务毛利率分别为33.41%、27.22%、36.40%和41.95%,呈现波动趋势。2020年新恒汇智能卡模块业务毛利率同比下滑 6.19个百分点,到2021年,毛利率同比上升9.18个百分点,主要原因是市场芯片短缺,低毛利的自购芯片产品占比大幅下降及采用合金线焊接工艺降低了成本所致。如果新恒汇未来不能与相关客户保持稳定的合作关系或新拓展客户不及预期,以及相关客户减少对高毛利产品的采购,则会存在智能卡模块毛利率下滑的风险,不仅会对其生产经营产生不利影响,还会进一步拖累公司业绩。
客户供应商问题多
招股书数据显示,报告期内,新恒汇对前五大客户的销售收入分别为27716.92万元、20670.86万元、24697.42万元和14412.83万元,占营业收入的比重分别为66.98%、53.25%、45.07%和49.50%,尽管集中度有所下降,但是总体看来接近五成的集中度还是会对新恒汇的经营产生影响。如果主要客户因生产经营或资信状况发生重大不利变化等原因终止或减少从新恒汇的采购,则新恒汇经营业绩将面临下滑风险。而实际上,新恒汇的大客户已经开始发生变化。报告期各期内,新恒汇对第一大客户紫光同芯的销售收入分别为14199.47万元、7391.97万元、8047.72万元和5165.99万元,占营业收入的比重分别为34.31%、19.04%、14.68%和17.74%。2020年新恒汇对紫光同芯的销售收入同比下滑47.94%,已经导致其同年业绩的下滑。
在供应商方面,新恒汇同样面临集中度过高的问题。报告期各期,新恒汇向前五大供应商采购的金额分别为19857.74万元、13551.81万元、17855.10万元和9672.26万元,占当期采购总金额的比例分别为77.16%、63.68%、55.00%和59.40%,主要供应商的集中度较高,若主要供应商出现产能紧张或经营问题,或者与新恒汇的合作关系出现问题,则新恒汇的原材料供应、产能扩张均将遭受不利影响。
业务“青黄不接”
近年来,在传统核心的智能卡模块业务之外,新恒汇重点布局了蚀刻引线框架及物联网 eSIM芯片封测等新业务。从整体业务行情来看,该业务市场空间大,由于国内自给率较低,产品主要依赖进口,所以前景较为广阔。同时,蚀刻引线框架产品的生产工艺与柔性引线框架的生产工艺类似,因此新恒汇从2019 年1月开始投入研发蚀刻引线框架产品,2020年9 月小批量出货。2020年和2021年,新恒汇蚀刻引线框架产品的销售收入分别为399.99万元和9240.69万元,产生的销售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分别为0.58%、3.43%,占比较低,尚处于市场开拓阶段。目前新恒汇的蚀刻引线框架业务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产能不足及产品良率、管理水平尚需进一步提升。新恒汇的新业务处于市场拓展阶段,相关产出尚不能覆盖投入。而未来,新业务的开拓是否顺利还有待考量。
新业务开拓能否成功受到行业发展状况、市场需求变化以及市场竞争状况等多重因素的影响,面对一个相对新的市场,新恒汇需要尽快适应并做出成绩。毕竟,以新恒汇眼下的情况分析,传统智能卡业务发展瓶颈已经凸显,新业务必须迎头赶上。
智能卡业务是新恒汇的传统核心业务,也是新恒汇收入与利润的主要来源。报告期各期,新恒汇智能卡业务实现的销售收入分别为41001.63万元、37259.83万元、41172.27万元和 22322.18万元,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分别为100.00%、97.91%、77.44%和 79.70%。据欧洲智能卡行业协会统计数据显示,最近几年全球智能卡的出货量相对稳定在100亿张左右,其中电信SIM卡的出货量在50亿张左右,银行芯片卡的出货量在35亿张左右,证照和行业应用卡的出货量在15亿张左右。电信SIM卡市场方面,随着中国、印度等人口大国的手机普及率提高,全球电信SIM卡的需求量也趋于稳定。从技术上看,利用柔性引线框架封装的插拔式SIM卡存在被直接焊接在手机主板上的eSIM卡取代的风险。银行芯片卡市场方面,由于中国及部分发达国家移动支付的普及、银行卡电子化的不断推广,银行芯片卡发行量呈现逐年下降趋势,但全球大部分发展中国家移动支付尚未普及,在这些国家银行芯片卡尚有不断增长的需求。总体来看,近年来全球银行芯片卡的需求量相对稳定。未来几年,预计全球智能卡的市场需求将保持基本稳定,但增长空间有限,且不排除存在市场需求下滑的风险,这不利于新恒汇经营业绩的持续增长。如果新恒汇不能在主营业务需求下滑之前将新业务发展起来,其业绩下滑风险将进一步加大。
品控不足竞争加剧
对任何一家企业而言,产品质量永远是企业信誉最根本的保障,因此产品质量控制至关重要,但在这一方面,新恒汇还存在不足。招股书数据显示,报告期内,新恒汇退货金额分别为280.06万元、253.24万元、414.97万元和182.48万元,占当期销售收入的比例分别为0.68%、0.65%、0.76%和0.63%。据了解,新恒汇的引线框架产品(包括柔性引线框架和蚀刻引线框架)作为集成电路的关键封装材料,其生产工艺较为复杂,涉及的生产材料和相关学科较多,包括有机材料、金属材料、光化学、电化学及金属材料化学等,产品的生产过程对精度控制和车间洁净度要求较高,此外,新恒汇的产品出货呈现大批量多批次的特点,存在因个别产品质量不合格导致整批次产品退货的风险。2021年,新恒汇退货金额同比增加了161.73万元,其表示,主要原因是新产品蚀刻引线框架处于产能产量爬坡阶段,设备和生产工人均大幅扩充,由于新招的员工操作熟练度、机器设备参数调整不当等问题,导致产品质量不稳定,被客户退货367.73万元,占当年蚀刻引线框架收入比例为3.98%。上述新恒汇所言与其说是理由不如说是借口,要知道品控不当产品出问题会直接导致下游客户生产或者使用过程中出现严重的质量责任事故,而这会造成新恒汇客户流失或者导致赔偿,对新恒汇的品牌和经营业绩产生不利影响。
业内认为,无论一条引线框架产品上有多少颗芯片图案,只要有一颗或几颗不合格,都会导致整条框架产品报废,因此整条引线框架产品的良率是决定引线框架生产成本的最主要因素,行业内的成熟领先厂商目前的产品良率水平在85%左右。而报告期内,新恒汇该业务的生产良率则从2021年的78.17%下降至2022年1-6月的62.97%(月度平均值),进而导致2022年1-6月蚀刻引线框架业务毛利率为负。尽管新恒汇针对该问题进行了持续改进,到2022年12月,月度生产良率已逐步回升至75%左右,但距离成熟领先厂商85%左右良率水平仍有较大差距。而受到全年整体生产良率低下的影响,新恒汇2022年度蚀刻引线框架业务出现亏损。未来,若新恒汇无法较快扭转蚀刻引线框架生产良率下滑或相对较低的状况,其产品市场竞争力和整体经营业绩将受到负面影响。
更重要的是,新恒汇面临的市场竞争日益激烈。近几年,全球柔性引线框架的市场格局已相对成熟,新恒汇在行业内主要竞争对手包括法国Linxens和韩国LG Innotek,其中法国 Linxens是行业内领先企业,其2019年柔性引线框架产品销量市场占有率为63.23%。而到2021年,新恒汇柔性引线框架产品销量的市场占有率为21.15%,差距可见一斑。
市场竞争激烈,如果新恒汇无法保证过硬的生产质量,其已经占有的市场很可能被对手蚕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