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语言第四十弹---预处理(下)
✨个人主页: 熬夜学编程的小林
💗系列专栏: 【C语言详解】 【数据结构详解】
预处理
1、#和##
1.1 #运算符
1.2、##运算符
2、命名约定
3、#undef
4、命令行定义
5、条件编译
6、头文件的包含
6.1、头文件被包含的方式
6.1.1、本地文件包含
6.1.2、库文件包含
6.2、嵌套文件包含
7、其他预处理指令
总结
1、#和##
1.1 #运算符
#运算符将宏的⼀个参数转换为字符串字面量。它仅允许出现在带参数的宏的替换列表中。
#运算符所执行的操作可以理解为”字符串化“。
当我们有⼀个变量 int a = 10; 的时候,我们想打印出: the value of a is 10 .
就可以写:
#define PRINT(n) printf("the value of "#n " is %d", n);
当我们按照下面的方式调用的时候:
PRINT(a);
//当我们把a替换到宏的体内时,就出现了#a,而#a就是转换为 "a" ,⼀个字符串代码就会被预处理为:
printf("the value of ""a" " is %d", a);
运行代码就能在屏幕上打印:
the value of a is 10
1.2、##运算符
## 可以把位于它两边的符号合成⼀个符号,它允许宏定义从分离的文本片段创建标识符。 ## 被称为记号粘合。
这样的连接必须产生⼀个合法的标识符。否则其结果就是未定义的。
这里我们想想,写⼀个函数求2个数的较大值的时候,不同的数据类型就得写不同的函数。
比如:
int int_max(int x, int y) { return x>y?x:y; } float float_max(float x, float y) { return x>yx:y; }
但是这样写起来太繁琐了,现在我们这样写代码试试:
//宏定义 #define GENERIC_MAX(type) \ type type##_max(type x, type y)\ { \ return (x>y?x:y); \ }
使用宏,定义不同函数
#include //宏定义 #define GENERAL_MAX(type) \ type type##_max(type x, type y)\ { \ return (x>y?x:y); \ } GENERAL_MAX(int)//函数int_max的定义 GENERAL_MAX(float)//函数float_max的定义 int main() { int ret1 = int_max(5, 10); float ret2 = float_max(8.8f, 9.9f); printf("%d %f", ret1, ret2); return 0; }
输出:
在实际开发过程中##使⽤的很少,很难取出非常贴切的例子。
2、命名约定
⼀般来讲函数的宏的使用语法很相似。所以语言本身没法帮我们区分⼆者。
那我们平时的⼀个习惯是:
把宏名全部大写
函数名不要全部大写(第一个字母大写)
3、#undef
这条指令用于移除⼀个宏定义。
#undef NAME //如果现存的⼀个名字需要被重新定义,那么它的旧名字⾸先要被移除。
举例:
#include #define NUM 10 int main() { printf("%d\n", NUM); #undef NUM //printf("%d", NUM); 此处会报错,因为宏定义已经被取消了 #define NUM 20 printf("%d\n", NUM);//重新定义了名字一样的一个宏 return 0; }
4、命令行定义
许多C的编译器提供了⼀种能力,允许在命令行中定义符号。用于启动编译过程。
例如:当我们根据同⼀个源文件要编译出⼀个程序的不同版本的时候,这个特性有点用处。(假定某个程序中声明了⼀个某个长度的数组,如果机器内存有限,我们需要⼀个很小的数组,但是另外⼀个机器内存大些,我们需要⼀个数组能够大些。)
#include int main() { int array [ARRAY_SIZE]; int i = 0; for(i = 0; i编译指令:
//linux 环境演⽰ gcc -D ARRAY_SIZE=10 programe.c5、条件编译
在编译⼀个程序的时候我们如果要将⼀条语句(⼀组语句)编译或者放弃是很方便的。因为我们有条件编译指令。比如说:
调试性的代码,删除可惜,保留又碍事,所以我们可以选择性的编译。
#include #define __DEBUG__ int main() { int i = 0; int arr[10] = {0}; for(i=0; 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