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roid Studio 生成 keystore 签名文件及打包验证流程

2024-06-04 9930阅读

一、创建keystore签名文件

1、在菜单栏中,依次点击 Build - Generate Signed Bundle/Apk...(生成签名)

Android Studio 生成 keystore 签名文件及打包验证流程 第1张

 

2、选择 APK 选项,点击按钮 Next 到下一步

Android Studio 生成 keystore 签名文件及打包验证流程 第2张

3、新建key store秘钥文件,点击按钮 Next 到下一步

Android Studio 生成 keystore 签名文件及打包验证流程 第3张

 

4、按如下提示填写信息,点击按钮 Next 到下一步

Android Studio 生成 keystore 签名文件及打包验证流程 第4张

5、签名生成完成,勾选记住密码,方便下次打包

 Android Studio 生成 keystore 签名文件及打包验证流程 第5张

6、勾选签名效验方式,选择要打包的环境,点击按钮 Next 开始打包

 Android Studio 生成 keystore 签名文件及打包验证流程 第6张

 

7、见到如下提示,说明打包成功

Android Studio 生成 keystore 签名文件及打包验证流程 第7张

二、获取签名文件的配置信息

终端执行如下命令:
keytool -list -v -keystore 你的keystore文件的绝对路径

输入 keystore 的密码后,就可以在终端上看到 keystore 签名文件的配置信息了,如下图所示

Android Studio 生成 keystore 签名文件及打包验证流程 第8张

三、项目中配置签名信息

1、在菜单栏中,依次点击 File - Project Structure

 Android Studio 生成 keystore 签名文件及打包验证流程 第9张

2、依次点击 Module - app - Signing Configs - +,然后添加刚才生成的正式签名

Android Studio 生成 keystore 签名文件及打包验证流程 第10张

 

3、点击Apply ,再点击ok,完成添加配置

Android Studio 生成 keystore 签名文件及打包验证流程 第11张

4、点击按钮 ok 后,Android Studio 会自动在app模块的build.gradle中添加签名信息,如下图所示

Android Studio 生成 keystore 签名文件及打包验证流程 第12张

5、签名配置成功后,把签名文件和环境关联,参照1流程,在Build Types里面进行设置

Android Studio 生成 keystore 签名文件及打包验证流程 第13张

 

四、验证签名是否成功

方法一(keytool,只支持V1签名校验)
    进入JDK/bin, 输入命令
    keytool -printcert -jarfile xxx.apk (显示签名证书信息)
    参数:
        -printcert           打印证书内容
        -jarfile   已签名的jar文件 或apk文件   
    
方法二(apksigner,支持V1和V2签名校验)
    进入Android SDK/build-tools/SDK版本, 输入命令
    apksigner verify -v --print-certs xxx.apk
    
    参数:
        -v, --verbose 显示详情(显示是否使用V1和V2签名)
        --print-certs 显示签名证书信息

第一步我们在生成签名后,在指定文件夹下生成了一个 release 版的 apk 包,现在我们用方法二验证APK的证书链,在终端输入如下命令:
apksigner verify -v --print-certs 安装包路径.apk

输入 以上命令后,就可以在终端上看到 keystore 签名文件的配置信息了,如下图所示

Android Studio 生成 keystore 签名文件及打包验证流程 第14张

原文链接:https://blog.csdn.net/c8296038795/article/details/128172449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人工智能系统AI生成,觅知网授权图片,PxHere摄影无版权图库和百度,360,搜狗等多加搜索引擎自动关键词搜索配图,如有侵权的图片,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邮箱:ciyunidc@ciyunshuju.com。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