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析【C++】——类和对象(下篇)——超详解——小白篇

2024-06-04 2644阅读

剖析【C++】——类和对象(下篇)——超详解——小白篇 第1张

目录

1.再谈构造函数

1.1 构造函数体赋值

1.2 初始化列表

1.3 explicit 关键字

2. Static成员

2.1 概念

2.2 特性

3. 友元

3.1 友元函数

3.2 友元类

3.3总结:

4. 内部类

1.概念

2.特性

示例代码:

代码分析

3.总结

5.再次理解类和对象

1. 抽象现实生活中的实体

2. 用类描述实体

3. 实例化对象

4. 总结类和对象的关系


1.再谈构造函数

1.1 构造函数体赋值

构造函数是用来初始化对象的特殊函数。当我们创建一个对象时,编译器会自动调用构造函数来给对象的成员变量赋值。

简单理解:当你买一个新手机,打开包装,这就像调用了构造函数。手机里的默认应用程序就像成员变量的初始值。这些默认应用虽然是预装的,但我们可以再安装新的应用,这相当于构造函数体内的赋值操作

示例代码:

class MyClass {
public:
    int x;
    int y;
    MyClass(int a, int b) : x(a), y(b) {}  // 初始化列表
};

在上面的代码中,当我们创建一个 MyClass 对象时,比如 MyClass obj(10);,构造函数 MyClass(int value) 会被调用,x 会被赋值为 10。但是这个过程叫赋值,不叫初始化,因为我们可以在构造函数内多次赋值。

总结:构造函数体内的赋值可以多次进行,而初始化只能进行一次。

1.2 初始化列表

初始化列表 是另一种在创建对象时给成员变量赋初值的方法。这种方法更高效,因为它在对象创建时就直接赋值,而不是先创建对象然后再赋值。

简单理解:假设你买了一辆新车,初始化列表就像你在购车前已经决定好车的颜色、型号等,而不是买车后再去喷漆改装。

示例代码:

class MyClass {
public:
    int x;
    int y;
    MyClass(int a, int b) : x(a), y(b) {}  // 初始化列表
};

在上面的代码中,: x(a), y(b) 就是初始化列表,它在构造函数体执行之前完成成员变量的初始化。

注意事项:

  1. 每个成员变量在初始化列表中只能出现一次。
  2. 以下成员必须在初始化列表中初始化:
    • 引用类型成员变量
    • const 成员变量
    • 自定义类型成员变量(如果该类没有默认构造函数)

示例代码:

class MyClass {
public:
    const int x;
    int &y;
    MyClass(int a, int &b) : x(a), y(b) {}  // 必须在初始化列表中初始化
};

在这段代码中,const int x 和 int &y 必须在初始化列表中进行初始化,因为 const 成员变量和引用类型成员变量在对象创建时就需要确定其初始值。

总结:尽量使用初始化列表,因为它对自定义类型成员变量更高效。

1.3 explicit 关键字

构造函数不仅可以用来创建对象,还可以用来进行类型转换。对于只有一个参数的构造函数,如果不使用 explicit 关键字,编译器会自动进行隐式类型转换。

简单理解:假设有一个银行系统,你有一个账户类。如果允许隐式转换,就像允许陌生人随意把你的银行账号转换成他们的账户,这很危险。所以我们需要 explicit 关键字来禁止这种转换。

示例代码:

class MyClass {
public:
    int x;
    explicit MyClass(int value) : x(value) {}  // 使用 explicit 关键字
};
void func(MyClass obj) {
    // do something
}
int main() {
    MyClass obj1(10);  // 正常调用构造函数
    // MyClass obj2 = 10;  // 错误,explicit 禁止隐式转换
    // func(20);  // 错误,explicit 禁止隐式转换
    return 0;
}

在上面的代码中,explicit 关键字禁止了构造函数的隐式转换,这样可以避免潜在的错误和提高代码的可读性。

总结:使用 explicit 关键字可以防止构造函数被用于隐式转换,确保代码的安全性和可读性。

2. Static成员

2.1 概念

在C++中,声明为static的类成员称为类的静态成员。静态成员分为静态成员变量和静态成员函数。

  • 静态成员变量:用static修饰的成员变量。
  • 静态成员函数:用static修饰的成员函数。

    简单理解:静态成员就像学校里的公共设施,比如学校的大门(静态成员变量)和学校的公告栏(静态成员函数),它们是所有学生(类的对象)共享的,而不是某个学生独有的。

    初始化:静态成员变量必须在类外进行初始化。

    面试题:实现一个类,计算程序中创建了多少个类对象。

    示例代码:

    #include 
    using namespace std;
    class MyClass {
    public:
        static int count;  // 静态成员变量声明
        MyClass() {
            count++;  // 每创建一个对象,count加1
        }
        // 静态成员函数
        static int getCount() {
            return count;
        }
    };
    // 静态成员变量在类外定义并初始化
    int MyClass::count = 0;
    int main() {
        MyClass obj1;
        MyClass obj2;
        MyClass obj3;
        cout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人工智能系统AI生成,觅知网授权图片,PxHere摄影无版权图库和百度,360,搜狗等多加搜索引擎自动关键词搜索配图,如有侵权的图片,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邮箱:ciyunidc@ciyunshuju.com。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