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多份软件测试报告模板,如何写一份优秀测试报告模板流程

2024-06-04 7525阅读

相信很多做软件测试的小伙伴在软件测试后期,都为软件测试报告总结花费了很多的精力,那么如何做好软件测试报告呢?一份优秀的测试报告又包含哪些内容呢?

测试报告的核心要素

一、测试结论

从测试工程师的专业角度分析,是否达到发布标准,是否可发布 。如果你的测试报告,结论都没有,那这份报告的意义是什么?

二、风险

已知风险 & 未知风险 ,抛出。项目经理、产品经理等多部门,需要根据这份风险分析,确定最终这个版本是否发布出去。

三、测试时间 & 测试人员

这是非常重要的,投入了哪些人,用了多少时间,测试起止时间。

四、测试环境、测试设备

用到哪些测试手机,什么客户端环境,什么浏览器等等。

五、需求大纲

当前的这个版本,到底包含了哪些大的需求点。

六、Bug数据分析(非常重要的一点)

可以从多个维度分析, 比如,Bug等级分布,遗留Bug分析,Bug类型分布,模块Bug分布,Bug激活次数分析 等等(具体可根据公司实际情况,进行多维度分析)。

七、测试总结

从测试角度,对这个版本,你觉得存在的一些问题,一些建议,等等。

下面的我搜集的一些测试报告模板,需要完整版的可以评论666

测试报告模板

一、XXX系统产品安全测试报告

1. 介绍

1.1 编写目的

本报告为XXX系统产品的安全测试报告,目的在考察软件安全性、测试结论以及测试建议。

2. 测试概要

2.1 测试方法和测试工具

本次安全测试,主要使用了账号安全管理、权限管理、安全日志、访问控制安全、输入安全、缓冲区溢出、SQL注入、跨站脚本攻击等安全测试方案。

针对以上提供的测试方案进行对应测试用例以及测试脚本编写,并使用APPScan作为安全测试工具。

2.1.1 账号安全管理

1、 账号的惟一性:系统中账号名称具有惟一性

(1) 普通用户、工程师、管理员具有惟一性;

(2) 是否有可能绕过系统的账号惟一性校验

2、 账号不能写***在代码中,须提供可管理机制

2.1.2 权限管理

1. 采用基于角色的账号权限管理模型

2. 授权和用户角色数据存放在服务器端

2.1.3 安全日志

1. 对安全事件以及操作事件记录日志

2. 检查系统是否对以上所以操作记录相应日志记录,包括用户ID、用户IP、时间、事件类型、操作来源(APP、网页)等;

2.1.4 访问控制安全

需要验证用户身份以及权限的页面,复制该页面的url地址,关闭该页面以后,查看是否可以直接进入该复制好的地址;

2.1.1 输入安全

XXX系统系统主要对没有被验证的输入进行如下测试:

数据类型(字符串、整形、实数等)允许的字符集、最小和最大的长度、是否允许空输入、参数是否为必须、是否允许重复、数值范围、特定的值(枚举型)特定的模式(正则表达式)等;

2.1.2 缓冲区溢出

没有加密关键数据:

例:view-source:http地址可以查看源代码

在页面输入密码,页面显示为加密字符****,右键鼠标,查看源文件就可以看到刚刚输入的密码。

2.1.3 SQL注入

例:一个验证用户登录的页面

如果使用的sql语句为:

Select * from A where username=’ ’ + username+’ ’ and password……

SQL输入or 1=1——就可以不输入任何password进行攻击,或者是半角状态下的用户名与密码均为:‘or’‘=’。

2.1.4 跨站点脚本攻击

分析:攻击者使用跨站脚本来发送恶意代码给没有发觉的用户,窃取他机器上的任意资

料。

2.1.1 测试工具

30多份软件测试报告模板,如何写一份优秀测试报告模板流程 第1张

3. 测试组织

3.1 测试人员

30多份软件测试报告模板,如何写一份优秀测试报告模板流程 第2张

 4. 测试结果及缺陷分析

4.1 遗留缺陷列表30多份软件测试报告模板,如何写一份优秀测试报告模板流程 第3张

 5. 测试结论

1) 本次测试覆盖全面,测试数据基础合理,测试有效。

2) SQL注入测试,已执行测试用例,问题回归后测试通过。

3) 跨站点脚本测试,测试发现已对相关特殊字符进行转义,测试通过。

4) 权限测试,已严格对相关角色进行权限控制,测试通过。

综合以上结论得出本次安全测试通过。

6. 测试建议

在系统研发时便需要逐步对相关字符进行转义,可列成安全文档,定义如何防范各种安全漏洞,以便在开发项目阶段直接杜绝问题。

30多份软件测试报告模板,如何写一份优秀测试报告模板流程 第4张

30多份软件测试报告模板,如何写一份优秀测试报告模板流程 第5张

 测试模板太多,就不一一列举了,需要完整版本,只需要你点下方免费获取。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 图片声明:本站部分配图来自人工智能系统AI生成,觅知网授权图片,PxHere摄影无版权图库和百度,360,搜狗等多加搜索引擎自动关键词搜索配图,如有侵权的图片,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邮箱:ciyunidc@ciyunshuju.com。本站只作为美观性配图使用,无任何非法侵犯第三方意图,一切解释权归图片著作权方,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恶意碰瓷者,必当奉陪到底严惩不贷!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