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首次揭示基础设施演进史
本报记者何军
11月6日,腾讯Techo开发者大会在北京举行。 会上,腾讯云副总裁、云架构平台部总经理谢明首次披露了腾讯基础设施的演进和创新过程。 揭示了微信、QQ等国民级业务不断发展的背后,包括服务器、网络、IDC、计算、存储、数据库等在内的基础设施和技术架构进入了“新阶段”。
数据显示,今年腾讯基础设施建设迎来重要里程碑。 其中,腾讯全网服务器总数超过100万台,是中国第一家拥有超过100万台服务器的公司,也是全球拥有超过100万台服务器的五家公司之一。 腾讯网络峰值带宽也突破100T云服务器演进,成为国内首家达到100T的公司。
谢明表示,在云时代,腾讯的基础设施将通过自主开发、定制等方式云服务器演进,不断向极度灵活、智能化的方向演进。
随着腾讯业务的发展,服务器、网络、IDC、计算、存储、数据库等基础设施也在不断演进。 在服务器方面,腾讯经历了早年使用通用服务器到定制服务器,到现在推出自研服务器的路子。
腾讯在网络层面也在不断完善。 目前慈云数据自营海外云服务器,高稳定高性价比,支持弹性配置,腾讯已与全球800多家运营商建立网络互联。 针对用户在云上的计算资源获取需求,腾讯云的云计算操作系统目前已具备每分钟交付数千个虚拟机的能力,使中型企业能够快速满足计算需求。
在存储方面,腾讯早在2006年就针对Q区相册业务场景自主研发了分布式存储TFS,支持Q区相册每天上亿张图片的上传。 目前,腾讯云 COS 使集群中所有节点都参与系统吞吐量,磁盘利用率达到 90% 以上。
数据库的演进也符合腾讯业务发展的节奏。 从最早的MySQL开始,经历了QQ、QQ空间等业务爆发式增长的腾讯,逐渐选择了自研数据库的路线。 目前,腾讯云还通过开源托管、业务合作、自主研发三管齐下,提供近20种数据库产品,让用户顺利选择、接入、使用云,获得最佳体验。
谢明指出,未来云计算将结合智能提供更好的服务,包括智能运营、智能服务,更好地提高服务质量、降低服务成本,为更多用户提供VIP级云服务。 “如今,使用上云已成为大势所趋,越来越多的产品直接在云端诞生和成长。腾讯希望通过腾讯云,将经过腾讯海量业务充分验证的基础设施能力开放出去。”广大开发者将助力工业互联网更好发展。”
(编辑白宝玉)